现在做公众号晚不晚?普通人如何抓住机会?
浏览:23 时间:2025-03-19 22:23:49
一、公众号的红利是否仍在?
尽管公众号已发展十余年,但结合当前自媒体生态和用户需求来看,公众号仍是最适合普通人深耕的自媒体平台之一,且远未到“过时”阶段。以下是核心依据:
1. 平台独特性:公众号依托微信生态,用户基数庞大(全球超12亿用户),且具有强私域属性,用户粘性高。相比短视频平台,公众号更适合深度内容沉淀和品牌建设。
2. 收益优势:公众号流量主收益单价远高于其他平台(如1000阅读量收益约为5-10元)左右,且广告合作、私域转化等变现方式灵活。
3. 内容长尾效应:优质文章可通过微信“搜一搜”长期获取流量,形成复利效应,而短视频内容则易被算法快速淘汰。
4. 低门槛与高包容性:个人可实名注册1个公众号(企业可扩展至20个),且平台规则相对宽松,允许合理营销(如挂载二维码、微信群引流)。
短视频冲击下,公众号反而因“信息过载”凸显出深度内容的价值,普通人只要找准定位并坚持输出,仍有较大机会。
二、普通人如何高效运营公众号?
1. 精准定位:从“小而美”切入
兴趣与专长结合:选择自己擅长且能持续输出的领域(如职场经验、育儿心得、副业变现等),避免泛泛而谈。
差异化竞争:例如,若选择“副业赚钱”领域,可聚焦细分赛道(如“单设备日赚30元实操”“冷门平台套利技巧”)。
2. 内容创作:善用工具与技巧
AI辅助提效:利用deepseek等工具生成文章框架、优化标题,节省时间成本。
热点与实用结合:蹭热点时需与自身定位关联(如教育号解析“AI对学习的影响”),避免盲目跟风。
用户价值优先: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(如“新手避坑指南”)或情绪共鸣(如个人成长故事),增强粘性。
3. 运营策略
矩阵化布局:个人可注册多个号测试不同内容方向(一个人只能注册一个号,你会相当办法的),企业可通过子账号覆盖多元场景。
私域导流:在文章中嵌入个人微信号或微信群,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用户。
数据分析:每周分析阅读量、转发率等数据,调整选题策略(如高互动内容增加系列化)。
4. 变现路径:多元化收入结构
基础层:流量主收益(500粉丝即可开通)+ 赞赏功能。
进阶层:广告合作(单篇报价可达阅读量×0.1-0.3元这个必须走平台互选,不然很容易出现违规情况)、知识付费(课程/社群)、电商带货,。
长期价值:通过IP打造承接品牌合作
三、避坑指南与实操建议
1. 新手常见误区:
盲目追求日更,忽视内容质量(建议每周3-4篇,优先打磨内容基础)。
忽视平台规则(如频繁互粉易被限流,需严格遵循《运营规范》)。
2. 时间管理:
利用碎片时间构思选题(如通勤时记录灵感),固定写作时段提升效率。
单账号建议每日投入1-2小时
3. 长期主义心态:
前3-6个月可能无显著收益,如果是全职自媒体,需通过短期项目(如撸包任务),广告小游戏,支撑生活,避免焦虑。 做公众号要多学多看,我每天至少要看2小时其他公众号的内容。可学习的知识点很多,很多细微的发现都可以让你成长。
我近期发现这类公众号流量相当高,日记式的分享他做公众号的每一天。
四:公众号流量主收益关联
1.内容方向
你的内容覆盖的群体决定了你流量主收益,游戏文献公众号的流量主收益最高。
2.广告竞价排名影响
这个板块取决于时段,广告投放竞价越高其流量主ecpm就高
3.推流和不推流影响
推流的文章流量主价值高于不推流的文章,你的文章如果没有被推流你的ecpm都会很低甚至几块钱的ecpm,自己要多关注自己的公众号ecpm,还要关注文章的阅读量来源。
文章的阅读来源推荐占据90%以上,说明你的公众号文章质量比较优质!